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雨木

慈航:世事本云烟,慈悲度尘缘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诚信做人  

2017-06-13 13:22:59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孔子曾经说过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意思是说: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的话,那真是不知道他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度过一生呢?

从古至今,“信誉”从来就是一个人是否能在生活的道路上畅通无阻的通行证。当然也有人不讲诚信,活的照样很滋润,良心从不遭受谴责,我想这是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出现了问题,可悲的是自己全然不知。但这必定是少数人。

关羽的脸为什么是红色呢?因为他忠勇;因为他守诚信。读过《三国》的人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:建安五年,关羽被曹操俘获,曹操希望得到他的辅佐,派大将张辽去探听关羽的意思,关羽和张辽说:我知道曹公对我恩重如山,定不会辜负;但我与刘备有兄弟之约、生死之盟啊,是不能改变对他的忠心的!直到他斩杀了颜良,曹操意识到,关羽该走了,因为大恩已报了!关羽走时,部将要去追杀,曹操带着崇敬的心情、失落的心理说:“不要追了,各为其主罢了!”

我忘记了是哪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了:一个叫陈美丽的年轻的农村妇女,为了替死去的丈夫还债,在村里贴了张告示,大概意思是:丈夫死前都欠了谁的债,她不十分清楚,如果欠了谁的,她一定会替丈夫偿还,请与她联系!

看看关羽、看看陈美丽,再看看如今的一些人吧:黄世仁给杨白劳下跪,在某些人眼里已经是一种“时尚”行为,流行趋势了!曾经的朋友,对簿公堂,也是屡见不鲜的事了。拿善良和信任作赌注,欺骗朋友,从中获取私利者也是大有人在的。我记得我父亲去世后,弟弟拿着欠条去父亲生前常常给予帮助的一户人家要求清理债务,人家却说:“不欠你家了,反正死无对证,欠条又没签字,800块钱,你愿意打官司还不够起诉费呢!”弟弟气的不行,我说算了吧,父亲尸骨未寒,就别让他老人家伤心了!不瞒大家说,我也曾经做过这样愚蠢的事:有平时和自己很熟的人,说家里遇到了急事,借点钱,解燃眉之急。结果几年也不还,提及此事,人家振振有词:你真不够朋友,小气!无语几次,再也不想提及了!

事实上,无论是从感情方面讲,还是就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处理方式上看,“诚信”都是体现一个人道德标准的尺子,也是一个人的口碑。于丹老师讲过:诚是信的前提,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忠诚,没有了一份真诚,怎么可能对他人守信负责呢?

如今,拿“感情”当“玩物”者有之,腻了,就丢弃,丝毫不觉得可惜;拿“感情”当交易者有之,“以利而合、以利而散”者有之,散去之后,丝毫不觉得情感上的空虚!多少人在叹息情感的脆弱,多少人被情感伤害过,但你是否考虑过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?你的“感情”到底付出过多少真诚呢?我不否认,受伤害者中不乏痴情的人、不乏无辜者。只是提醒个别人:当你感慨的时候,是否想过: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做一个真诚的人、讲信誉的人,这个世界将会变得不一样了呢!

孔子说:“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。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!”的确如此,一个人总是感情用事的话,那他将永远生活在困惑里。我记得心理学家周正老师也曾阐述过类似的观点,原话记不得了,大概的意思是讲:人还是要理智些,凡事从感情出发,多数不是很理想的结果。

无论是对待感情,还是对待生活中的其它事物,诚信是基础、是前提。一个人内心的厚重,不是与生俱来的,需要遇事则思考,不懂则学习。这阶段,由于事情多,偶有烦躁易怒的时候,虽然“易怒”的原因可以解释为真诚所致,有一种“怒其不争”的味道,但回头反思:这样不冷静的行为,再真诚,还是会“误伤”他人的。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修炼自己,今天早起看了一段《论语》、看了一段《佛学》,调整自我,认为自己的修养还是差些,有待提高的!有感而发,全当自省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